-----我的內蒙之旅(一)
●高能地產 黃宏偉
七月中旬我有幸與同事去了一趟內蒙。盡管此前看過許多大草原的美麗照片,當親臨其境,那份感悟與觸動卻難以言表。
達到草原的下午,我爬上了一座“山”,山不高,大約六七十米高的樣子,但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則稱得上是制高點了。站在山頂極目四望,腳下的嫩綠一直延伸至天邊,如一張未經任何裁剪的地毯,是那樣的均勻,有如一張宣紙剛從綠染缸中撈出來,沒有任何勾勒的痕跡。不遠處,羊群和馬群都只顧埋頭吃草,那份悠閑著實令人羨慕。此刻,“做牛做馬”倒似乎不是一件受苦的事了。
面對此情此景,不想工作、不想一切瑣事,諸多感觸八面襲來,我只覺得自己是如此輕松。很久以來第一次看到如此藍的天空,那是一種萬分純凈的藍,就像剛剛被水沖洗過,不帶任何雜質,不僅出奇的純凈,也出奇的深邃。
抬頭是深邃、純凈的藍,低頭是廣袤、無垠的綠,四周就這樣簡單,身處其間,涌上心頭的最直觀的感受便是自己的渺小!與這大面積的、望不到邊的藍與綠相比,人置身其間,真如九牛之一毛、滄海之一粟,是何其渺小。
身處在這片簡單的草原之上,我的心也隨著簡單起來。而當人變得簡單之后,世事也跟著簡單起來了。我們投身于城市之中,無非為名利二字。奔著世人所認為的那個“成功”的標準而努力。終日忙碌,如機器般按時運轉,總覺得背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逼迫或引誘著我們,這股力量便是世人所競相追逐的“成功”。
廣袤的草原總能使人從浮躁、輕狂中暫時解脫出來。實際上,人的許多欲望都不是必要的,而是外界激發出來的。正如私家車,作為代步的工具,也許并非必需,但當這社會視之為成功的象征時,人對車的追求也就被激發出來了。還有住宅,我們會硬生生的說那是什么尊貴豪宅,你一住進去,就能彰顯尊貴不凡的身份……人的攀比心理便也能激發出無窮欲望,而恰恰是這種欲望使人終日忙碌。在這忙碌之中,人也相應地失去了認識自我的機會,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么。著名作家熊召政先生曾說,世人評價成功的標準便是一個人在多大程度上為社會所接受,因而人便如速溶咖啡似地融入社會。這個比喻相當貼切,一個人如速溶咖啡般融入社會的同時,也就失去了自我。
當直面眼前的草原時,一些平日百思不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。這里的天空為何會如此的藍?其實這本不是一個問題,因為天本來就是這么藍。而我們平時在城里看不到藍天,只是因為種種烏煙瘴氣蒙蔽了天空而已。汽車尾氣、工業污染等等,將我們與藍天隔絕開來。當我來到這簡潔廣袤的草原上時,當沒有任何污染物時,藍天自然以其本來面目呈現在我眼前。
我想,生活不也與這藍天一樣嗎?本來也是非常簡單的,只是人的種種欲望、觀念將人心給蒙蔽,從而使生活變得復雜,正如工業污染掩蓋了藍天一樣,使之看不清本相,真可謂“作繭自縛”迷失自我。